《乌合之众》读书笔记

Posted by Shenpotato on February 11, 2021

在写这篇读书笔记时,没有深入思考文中民族性格与群体之间的联系,也就没有记录。

一、群体的性格

1. 基本特征

如何定义群体:

自觉的个性消失,思想感情的统一。

为什么会群体会有这种特点:

  1. 个体群集后,由于变成复数而获得一种无所不能的强大干,使其勇于发泄本能,而不是作为个体时可以压抑这些欲望

    原因是个体会考虑群体的匿名性和相应的无责任性。约束个体的责任感减弱,乃至消失

  2. 传染性与易受暗示性

    易受暗示性:个体融入群体后,会变成另一个人

    传染性:传染性的影响,决定了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倾向。传染性将导致个体会欣然为了群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。这种倾向与人的天性截然不同,个体很难做到。

2. 群体的情绪与道德

2.1 冲动性 动态性 狂暴性

冲动性:

群体是外来刺激的奴隶,几乎完全之被无疑是力量控制。其行为基本只受脊髓而非大脑的支配。类似于生物学术语中的反射行为。

动态性:

由于群体是冲动的,因此他的情绪是具有极大动态性的。会从嗜血,残忍突然转变成宽容英勇。这也是为什么群体既有可能扮演郐子手,也会扮演殉道者。

狂暴性:

群体由于复数造成的错觉,会认为自己势不可挡,不允许欲望与欲望之间存在障碍。这种错觉大到他们可以屈服诱惑去杀人抢劫

民族性格是我们一切情感的来源,将影响群体的冲动型,动态性,狂暴性。体现在程度的不同。

2.2 轻信性 易感性

轻信性:

由于群体缺乏理性,群体的行为受到诱因性质所决定,而群体之外的人的行动,将受到被诱因的内容和遏制行为的诸多对抗性因素决定。

缺乏理性就失去了判断力,除了轻易相信外别无选择。

易感性:

一旦有人产生了某种幻觉,群体的其他人将同样受到幻觉的影响,逐渐的成为一种共识。无论群体中是否存在饱学多识的人(为证明这个观点,作者举了一些例子,包括将魔术视为鬼神等)

2.3 情感的单向化

我个人理解,作者想要表达的是,群体会过度夸大某种情感,不存在情感的中间状态。并会影响该情感对象的其他行为的情感。即某个英雄将会被神话,其的英雄行为将变成神话行为,其的其余不足为奇的行为也将变为英雄行为。

2.4 排异 专制 保守

排异:

群体的情感是极端的,因此对于暗示给他的思想观念不是全盘否定就是全部接受。所以其不容忍异见,同样也喜欢强制性服从。

专制:

群体对力量表示出驯服和尊重,却很少被善良打动,认为这只是变相的软弱。群体只服从于镇压自己的暴君。

保守:

群体迷恋着传统,害怕着变革。变革将导致专制的破灭。

2.5 道德

在无私奉献方面,只有群体能做到极致。虽然群体经常沉浸于低级本能,但也会常变成高尚行为的典范。